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關鍵年。包頭市青山區國資委六項舉措深化改革促提升、提質增效謀發展。

一是優化國企布局,深化國企改革。以“優結構”為突破口,著力抓改革、強優化、促提升,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專業化、集約化整合,將國有企業“5+N”的布局框架調整為“6+N”,文旅投公司調整為以文旅資源優化整合、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文旅項目拓展開發、鄉村文化旅游產業體系建設等為一體的一級綜合性文旅公司。并下發針對一級企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未完成工作的整改通知,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
二是健全管理體制,強化分層授權。重點對6家集團公司(一級企業)履行監管職責,梳理監管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與績效評價、監管企業負責人薪酬審批等21項監管職能,明確辦事程序和辦事要件,強化集團總部把控戰略規劃投資方向,全面整合內外部資源,集中監控防范投資風險定位;強化二級企業“投資決策中心、市場發展中心、經營管理主體”的投資職能定位,按照公司戰略規劃和經營方針,以價值創造為目標,識別把握市場機會,推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三是優化管理模式,強化國企行業指導。為了更有利于發揮行業資源優勢,更有利于國有企業立足青山、面向全市開拓業務,更有利于站在全區角度,系統規劃、整體調控國有資本布局,更有利于統籌協調,形成全區“大國資、一盤棋”的國有資本監管新格局,明確6家一級企業由區政府行業副區長統籌聯系,強化行業指導。
四是創新考核分配機制,激發國有企業活力。錨定提升質量效益精準發力,發揮業績考核指揮棒作用,重在推進差異化考核,提升精準度?v向對比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稅費、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營業現金比率等7項數值型指標前三年平均值,確定2023年考核基準值,“實打實”科學確定考核目標;從基本指標、專項指標、重點工作指標等5個方面確定考核大項,根據國有企業自身特色實行一企一策,“一對一”持續優化考核指標;按照改革初年確定的考核目標,成立專項考核組,“硬碰硬”精準核定考核結果。
五是突出制度化改革,激發內生動力。推進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1月5日—6日,為規范工資總額管理,完善收入分配管理調控機制,對包頭青山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內蒙古青源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等一級企業所屬二級企業進行工資總額情況摸底,為做好工資總額預算編制打好基礎。并于5月8日—11日和5月30日—31日,分兩批次實地督促各一級企業完善二級企業組建方案,夯實員額管理,做好人工成本過程管控,逐步建立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切實激發企業內生動力。
六是抓實財務數據管理,夯實資本監管基石。按照國企改革布局結構,梳理調整國資監管平臺國有企業樹型結構,使資本監管更數據化、直觀化、量化。完成1—6月財務快報的填報,及時、動態反映出資企業資產和財務狀況,加強對出資企業日常財務監管。梳理國有企業涉法涉訴案件及經營債務情況,指導國有企業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國有企業重大債務風險,堅決守住不引發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對內實施內部控制、防范風險、量化指標,對外維持經營環境、擁有資源和發展目標動態平衡,做好財務快報工作。
來源:包頭市國資委

國企改革